IWR6843AOP是TI的mmWave家族中最特殊的一个:芯片自带天线。TI的资料有点多有点乱。整理一下发在自己博客,顺便引一波游客。
P.S.因为参加了21dianyuan的活动,所以首发在那。
资料整理
硬件资料:
- 芯片产品文件夹:
- http://www.ti.com.cn/product/cn/IWR6843
- 芯片中文数据表:
- https://www.ti.com/cn/lit/ds/zhcsiz5a/zhcsiz5a.pdf
- 芯片英语数据表:
- http://www.ti.com/lit/ds/symlink/iwr6843.pdf
- EVM板项目文件夹:
- https://www.ti.com.cn/tool/cn/IWR6843AOPEVM
- EVM用户指南
- https://www.ti.com.cn/cn/lit/ug/swru546b/swru546b.pdf
软件资料:
实物图片
开箱内容就是:板子本体,支架,一根做工不错的micro usb(奇怪的是比我之前买的TI其他EVM板的usb线要做工差一点,明明这个应该是最贵的。。 。。),两张广告卡。



快速开箱DEMO
问:如何最快速的进行配置和玩耍?
答:分三步
1,安装CP210X的驱动
https://www.silabs.com/products/development-tools/software/usb-to-uart-bridge-vcp-drivers
2,正确配置开关位置
打开SWRU546B文档,延长至图57.独立模式的开关配置
如下图:

3,打开网页版GUI
很多人也许不知道,但是TI有一个资源宝库:https
://dev.ti.com/ ,打开就有惊喜这里称为直通车:https ://dev.ti.com/ gallery / view / mmwave / mmWave_Demo_Visualizer_IWR6843AOP / ver / 1.0.0 /
不知道为啥现在打不开,你们自己试试吧,反正一路跟着操作走就行了
。PS板子带两个串口,那个增强的COM端口是应用程序/用户UART,然后的话标准COM端口是数据端口。

然后就是自己配置了,一切顺利的话就可以出图:

软件环境配置
TI的mmWave的依赖有点多。光是mmWave-SDK就有很多版本。CCS也有很多版本,还要装matlab。最坑爹的是有的DEMO会指定版本号… 详细的环境依赖有这么多:
软件要求
TI mmWave SDK | 3.2.0.6_AOP | 必须按照mmWave SDK发行说明中的规定安装TI mmWave SDK 3.2.0.6_AOP和所有相关工具 |
Code Composer Studio | 8.1.0或更高版本 | Code Composer Studio v8或更高版本 |
TI SYS / BIOS | 6.73.01.01 | 包含在mmWave SDK安装程序中 |
TI ARM编译器 | 16.9.6.LTS | 包含在mmWave SDK安装程序中 |
TI CGT编译器 | 8.3.3 | 包含在mmWave SDK安装程序中 |
XDC | 3.50.08.24 | 包含在mmWave SDK安装程序中 |
C64x + DSPLIB | 3.4.0.0 | 包含在mmWave SDK安装程序中 |
C674x DSPLIB | 3.4.0.0 | 包含在mmWave SDK安装程序中 |
C674x MATHLIB(小尾数,elf / coff格式) | 3.1.2.1 | 包含在mmWave SDK安装程序中 |
mmWave雷达设备支持包 | 1.6.1或更高版本 | 使用CCS更新过程升级到最新版本(有关更多详细信息,请参见SDK用户指南) |
TI仿真器套件 | 7.0.188.0或更高版本 | 使用CCS更新过程升级到最新版本(有关更多详细信息,请参见SDK用户指南) |
Uniflash | 最新 | Uniflash工具用于刷新TI mmWave雷达设备。下载离线工具或使用云版本 |
环境配置官方指南
好在TI给出了非常详尽的DEMO用户指南。有这么几个主要的资源。
使用TI Resource Explorer和mmWave工业工具箱:
http://dev.ti.com/tirex/explore/content/mmwave_industrial_toolbox_4_2_1/docs/readme.html
其中一个DEMO的依赖配置指南:
http://dev.ti.com/tirex/explore/content/mmwave_industrial_toolbox_4_2_1/labs/area_scanner/68xx_area_scanner/docs/area_scanner_68xx_users_guide.html#build-the-firmware-from-source-code
安装和配置写的非常详细。我这里不再多余述。(毕竟我肯定没有TI的员工那么了解他们自己的软件和细心的截图和讲解)
CCS的实际编译
接下来呢,我们来用CCS进行实际工程的操作。首先呢还是选择我们的开箱即用的演示。毕竟这是官方的要求(手动斜眼)。

如果跟着上一层的步骤这时候你应该已经有了以下环境依赖:
- CCS
- TI mmWave SDK
- mmWave Industrial/Automotive Toolbox
*版本号要对上
另外IWR6843AOP这个芯片比较晚出.demo比较少,应该可以借鉴IWR6843这个芯片(xWR6843X实际上是一个系列,IWR6843AOP的AOP就是板载天线的意思,I的话是带DSP核)。
首先是导入DEMO,详细的可以看这个: http://dev.ti.com/tirex/explore/content/mmwave_industrial_toolbox_4_2_1/docs/readme.html

选择并导入mmwave_sdk_68xx_aop_hwa
顺利的话,应该就可以导入了

然后就是尝试编译看看环境有没有配置对。

顺利的话应该是出现这两个文件。
- xwr64xx_aop_mmw_demo.bin(这是用于部署模式的可刷新二进制文件)
- xwr64xx_aop_mmw_mss.xer4f(这是用于CCS调试模式的Cortex R4F二进制文件)
